BUD專項基金2025最新攻略:網站與App升級/品牌出海攻略

BUD專項基金2025最新攻略:網站與App升級/品牌出海攻略

A futuristic neon-style cityscape with glowing skyscrapers, abstract digital globe, and flowing energy waves symbolizing global business expansion and innovation.
A futuristic neon-style cityscape with glowing skyscrapers, abstract digital globe, and flowing energy waves symbolizing global business expansion and innovation.
A futuristic neon-style cityscape with glowing skyscrapers, abstract digital globe, and flowing energy waves symbolizing global business expansion and innovation.

香港政府在2025年《施政報告》宣布再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4.3億元,並擴展資助範圍至更多市場,涵蓋部分「一帶一路」國家。在美國加徵關稅、地緣政治緊張的環境下,許多企業已意識到不能再依賴單一市場。要在海外競爭中站穩腳步,除了參加展覽會、推廣產品,更重要的是透過 網站升級App開發,建立長遠可持續的品牌基礎。BUD正正為這方面提供了實質支援。

甚麼是BUD專項基金?

「BUD專項基金」的全名為 「發展品牌、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」。顧名思義,這是一個專門協助香港企業向外發展的資助計劃,涵蓋三個核心範疇:

  • Branding(品牌建設):協助企業塑造品牌形象,例如品牌策略、標誌設計、宣傳品製作等,讓品牌更具辨識度。

  • Upgrading(升級轉型):支持企業在生產流程、服務模式、綠色轉型或數碼化方面升級,例如網站重建、App開發、內部系統升級。

  • Development(拓展市場):幫助企業進入新的市場,透過展覽、電商平台或新渠道拓展銷售。

目前BUD分為兩大計劃:

  • 「內地計劃」 :專為有意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的企業而設。

  • 「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計劃」 :覆蓋與香港簽署協定的海外經濟體,包括東盟十國、歐洲、美洲及中東。

BUD申請資格

申請資格方面,所有根據《商業登記條例》在香港註冊,並具 實質業務運作 的非上市企業都可申請。所謂「實質業務」,是指企業需有員工、稅務紀錄或真實交易,而非僅存在於紙面上的空殼公司。隨着基金使用率上升,政府在2025年3月14日起進一步 優化資助安排,使計劃既更嚴謹,同時亦更靈活:

  • 單一項目上限:由以往的100萬元調整為 80萬元

  • 累計上限:每間企業最多可獲 700萬元 資助,並可分70個項目申請。

  • 資助比例:由1:1改為 1:3,即政府最多承擔25%,其餘由企業負責。換言之,企業需承擔更多成本,但資源分配會更有效率。

  • 首期撥款:由75%下調至 20%,企業需預留更多資金流。

  • 「申請易」:針對小型項目,單一項目上限10萬元,審批時間縮短至 30日內,適合快速試行方案。

  • 「電商易」:專注於電商相關項目,例如跨境網上平台、清關與物流改善,適用於內地及東盟十國。

BUD資助市場範圍

BUD專項基金已涵蓋多個主要市場,幾乎囊括香港企業最有潛力開拓的區域:

  • 東盟十國:包括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越南等,人口龐大、消費力增長迅速,是零售、餐飲和製造業的重要增長點。

  • 亞洲其他市場:如日本、韓國、阿聯酋及澳門,對科技、教育、旅遊及專業服務業尤具吸引力。

  • 歐洲市場:德國、法國、意大利、荷蘭、英國及北歐國家,這些市場重視設計與品牌價值,對想建立國際形象的企業尤為重要。

  • 美洲與大洋洲:澳洲、加拿大、智利、新西蘭及墨西哥,則為企業延伸全球供應鏈、拓展新興市場提供契機。

例如一間香港零售品牌若計劃進入泰國的電商平台,便可利用BUD資助升級網站和App;而設計導向企業若有意打入德國市場,也可透過BUD支援品牌策略與宣傳品製作。

BUD與EMF有甚麼分別?

與另一項政府資助計劃EMF(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)相比,BUD的涵蓋面更廣。EMF偏向推廣與曝光,例如資助參展、海外廣告或網上宣傳,強調短期推動效果。而BUD則着重 長遠發展,如網站與App重建、品牌策略設計、跨境電商推廣,讓企業在海外市場站穩腳步。簡單來說,EMF是「開門推廣」的工具,BUD則是「持續經營」的基建。

BUD如何幫助香港企業製作網站與手機App?

對於希望走向海外的香港中小企來說,網站是否專業、App是否易用,往往直接影響潛在客戶的信任度與購買決策。BUD能為企業的網站與App升級提供實質資金,讓品牌在數碼化基礎上更有競爭力。

利用BUD製作或升級網站

在網站方面,BUD可資助企業從零開始建立全新網站,或是翻新舊有網站。這不限於設計界面,還包括功能上的全面升級,例如增加跨境支付系統、建立會員登入區域、提升行動裝置的瀏覽體驗等。如果企業計劃進入新市場,BUD亦可協助網站加設多語言版本,如泰文、日文或阿拉伯文,方便與當地客戶溝通。對於零售或製造業而言,這類網站升級往往是打開新市場的第一步。

善用BUD製作或升級手機App

在App方面,BUD同樣提供廣泛支援。無論是全新開發一個手機應用程式,還是為現有App增加新功能,都可列入資助範圍。以零售業為例,企業可利用BUD資金開發一個專屬App,內置積分系統、即時支付與物流追蹤功能,強化與顧客的互動;教育或服務行業亦可透過BUD開發課程平台或會員服務App,將本地服務拓展到東盟或其他海外市場。這些升級讓App不再只是輔助工具,而是品牌與海外用戶之間的橋樑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「電商易」計劃特別適合以網站或App作為主要銷售渠道的企業。它專注支援電子商貿相關項目,例如跨境網店建設、提升清關效率、優化跨境物流系統,尤其適用於計劃進軍內地或東盟市場的品牌。對中小企來說,這是一個既可減輕開發壓力,又能加快市場推廣的實用選項。

整體而言,BUD在網站與App上的幫助,並不只停留於「技術支援」層面,而是推動企業 品牌形象升級、客戶體驗改善及市場拓展 的一體化資助。當一家企業能夠以專業的網站和功能完善的App進入新市場,不單能提升認受性,更能將品牌故事有效地傳達開去。

BUD申請流程與時間

申請BUD專項基金,對中小企來說並不複雜,但過程中涉及的文件和時間安排,卻往往影響資金何時能真正到手。

  • 提交申請: BUD全年接受申請,企業可隨時透過網上平台遞交表格及相關文件。如果資料不完整,生產力局會要求在十四日內補交,否則申請會被撤回。因此,準備齊全的文件是縮短審批時間的第一步。

  • 審批與協議:在收到完整申請後,生產力局會展開審批,並諮詢跨部門委員會及計劃管理委員會。一般而言,整個程序會在六十個工作天內完成。如果獲批,企業需要與政府簽訂資助協議,這是正式獲得資金支持的前提。

  • 撥款安排:資助的撥款分階段進行。首期撥款比例為二成,會在簽署協議後約一個月內到賬。若項目為期超過十八個月,企業可以申請一次中期撥款,金額最多為五成。其餘的款項則會在項目完成並提交審計帳目後發放。這種安排能確保企業按規劃推進項目,同時維持資金流的穩定。

  • 進度監察與最終報告:在項目進行期間,企業需要定期提交進度報告及年度審計帳目。這是確保資金使用得宜的重要機制。當項目完成後,企業必須提交完整的最終報告和審計文件,經確認後才能獲得最後一筆資助。

由提交申請到完成審批,一般需時約兩至三個月。之後視乎項目進度,資金會分批到賬。企業若能妥善安排文件和內部流程,最快可在申請後三至四個月內收到首筆資金。

EMF與BUD如何互相配合?

EMF 側重短期推廣,例如參展、海外廣告或市場宣傳;BUD 則偏向長遠發展,包括網站與App升級、品牌策略設計、跨境電商拓展。兩者並非互斥,而是可互補:企業可先用EMF打開市場,測試需求,再透過BUD鞏固品牌和數碼基建,建立長期競爭力。

不過需要注意,兩個基金的 項目內容必須清晰區分,不可重複。例如EMF負責App推廣,BUD則用於品牌策略與新市場拓展。若能靈活結合,便能同時兼顧短期曝光與長期升級,讓資源效益最大化。

BUD的中小企應用策略

在全球貿易不穩定的環境下,BUD專項基金為香港中小企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。透過資助網站和App升級,企業不僅能加強數碼基礎,還能配合品牌策略,建立一致的形象,讓海外市場更容易認可。同時,投資跨境電商與本地化設計,更能提升在新市場的競爭力。UXlicious相信,BUD並非單純的資金支持,而是一個推動品牌升級與體驗創新的契機。當企業善用這筆資助,網站與App將不再只是配套工具,而會成為開拓新市場和傳遞品牌故事的關鍵渠道。

讓我們交談吧!

向我們簡要描述您目前的痛點和期望。我們的團隊將向您展示我們如何提升您的產品體驗並實現業務目標。

讓我們交談吧!

向我們簡要描述您目前的痛點和期望。我們的團隊將向您展示我們如何提升您的產品體驗並實現業務目標。

讓我們交談吧!

向我們簡要描述您目前的痛點和期望。我們的團隊將向您展示我們如何提升您的產品體驗並實現業務目標。

  • 我們在產品發佈前參加了他們的用戶體驗課程——這改變了我們構建一切的方式。

    Irene Blimbing

    COO, AI Startup

  • 他們完全改變了用戶流程。重新設計後,跳出率減少了一半。

    Michael Bedengan

    UX Lead

  • 與UXlicious合作讓我們的設計團隊彷彿多了一位成長策略師。結果不言而喻。

    David Lam

    CMO

  • UXlicious 帶來數據、清晰度和成果。我们在幾周內看到了可衡量的影響。”

    Christy Li

    產品負責人

  • 我們在產品發佈前參加了他們的用戶體驗課程——這改變了我們構建一切的方式。

    Irene Blimbing

    COO, AI Startup

  • 他們完全改變了用戶流程。重新設計後,跳出率減少了一半。

    Michael Bedengan

    UX Lead

  • 與UXlicious合作讓我們的設計團隊彷彿多了一位成長策略師。結果不言而喻。

    David Lam

    CMO

  • UXlicious 帶來數據、清晰度和成果。我们在幾周內看到了可衡量的影響。”

    Christy Li

    產品負責人

  • 我們在產品發佈前參加了他們的用戶體驗課程——這改變了我們構建一切的方式。

    Irene Blimbing

    COO, AI Startup

  • 他們完全改變了用戶流程。重新設計後,跳出率減少了一半。

    Michael Bedengan

    UX Lead

  • 與UXlicious合作讓我們的設計團隊彷彿多了一位成長策略師。結果不言而喻。

    David Lam

    CMO

  • UXlicious 帶來數據、清晰度和成果。我们在幾周內看到了可衡量的影響。”

    Christy Li

    產品負責人

UXlicious 是香港和澳洲的數位設計代理公司。 在香港擁有技術精湛的開發人員和設計師團隊,提供頂尖的網站開發和手機應用程式設計服務。

© 2024, Uxlicious Limited. 版權所有。

跟隨我們:

UXlicious 是香港和澳洲的數位設計代理公司。 在香港擁有技術精湛的開發人員和設計師團隊,提供頂尖的網站開發和手機應用程式設計服務。

© 2024, Uxlicious Limited. 版權所有。

跟隨我們:

UXlicious 是香港和澳洲的數位設計代理公司。 在香港擁有技術精湛的開發人員和設計師團隊,提供頂尖的網站開發和手機應用程式設計服務。

© 2024, Uxlicious Limited. 版權所有。

跟隨我們: